據(jù)說,意大利人托里拆利(Trricelli:1643年)是第一個創(chuàng)造出真空的人。他將裝滿水銀的玻璃管倒置在裝滿水銀的盤子中,玻璃管中水銀柱上方產(chǎn)生的空隙就是真空。
盡管這在當時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實驗,但如今我們已經(jīng)知曉,管子內(nèi)部的空隙實際上并不是空的,而是含有水銀蒸氣、水蒸氣等許多氣體。即使在科技發(fā)達的今天,也很難創(chuàng)造出完全空曠的真正真空。
真空度是用單位面積上的力(壓力)來表示,單位是帕(帕斯卡)。這就是SI單位中的N/m2(牛頓/平方米),是真空所特有的單位,取自以帕斯卡原理而聞名的Pascal。
以前所使用的單位,是源于托里拆利創(chuàng)造真空的Torr。在托里拆利的實驗中,水銀柱的高度為760mm,截面積為1cm2,因此1個大氣壓的壓力(真空度)為760托。由于水銀的比重為13.6g/cm3,13.6×76cm=1033.6g/cm2,每1cm2的壓力略高于1kg。
除了Pa和Torr外,壓力單位還有百帕和Lb/in2等,在天氣預報和大氣壓等中很常見。這些單位之間的關(guān)系如【表1】中所示。例如,1Torr就是133.3Pa,便于進行單位換算。
【表1】壓力的單位換算